武术的传承与发扬,需要新一代的接力。在武当山的武校,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上逾古稀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都在同一家武校修习演练。少年习武族,因为年龄的特殊性,往往更易得到人们的关爱,而少年阶段应接受的基础教育与习武儿童的未来发展,也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深层次的思考。
新中国教育制度的推行,使这些好武的孩子的爱好都是在课余时间来习练的,梦想的实现也是在八小时的课堂之外。幸运的是,这些经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又狂热喜爱武术的孩子,也有机会步入梦想的殿堂——就读武术类高等院校。
新中国的武术专业高等教育已有50多年历史。上世纪50年代,国内最早成立的几所体育院校相继成立武术系,将武术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进行专业武术高等人才的培养,实现了好武之人的象牙塔梦。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好几所院校的武术专业恢复招收本科生的同时,又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7年,我国有了第一批武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自此,武术和其他的自然、社会学科一样,建构了完整的学术教育体系。
武汉体育学院就是上述提到的院校之一。作为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武汉体育学院在1953年成立时,便在本科教育中设立武术课程。1978年,武汉体育学院成为最早招收武术硕士研究生的学院之一,深厚的学术积淀,开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完备的学科建设,使武汉体育学院在教学、训练、科研、裁判、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单只武术人才培养方面,已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影响。
虽说武当武术享誉四海,但将其与体育名校联系到一起,并在武当山建立第一所大学,却是一般人不敢想的事儿。但是,有一个人却做到了。
如果在武当山山门一带游览,不经意间,就会遇到一位身材颀长、精神健铄的老人。金银街、建国饭店、武术学院等地,都是他经常出现的地方,尤其是在武术学院未竣的工地上,更是常会看到他的身影。这个做了十年房产、做了十年旅游、还想再做十年教育的老人,就是武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茂国先生。他热爱武当山、热爱武当文化、热爱武当建筑、热爱武当武术;他立志要重塑武当新形象,再铸传世新辉煌;他将弘扬武当传统文化的使命放在自己已年逾花甲的肩头,将传承与挖掘文化遗产的责任纳入了自己的事业……

其实,在武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之前,在王董事长心中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开发武当遗产,光大武当武术,弘扬武当文化。那时,已经有一个宏伟的蓝图在他心中绘就——建设一座既能传承、研究,又能推广、交流并光大武当武术的国际武术交流中心。他认为武术的投资应以发展武术教学和养生健体为指导,建立高层次的武学市场,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开展武当与国内外其他流派武术的交流活动,使武当这一核心品牌元素得到传承与弘扬。
2009年,武当山特区政府根据湖北省政府武当山建设领导小组的第六次会议精神,提出了要加快武当武术发展的战略,并希望能依托武汉体育学院,在武当山建立一所国际武术学院。当时的构想中,国际武术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兼顾职业技术教育,开设武术理论、武术竞技、竞技体育、运动康复、体育教育等专业,打造一个具有武当特色的武术人才培养基地。
这一次会议精神,又一次与王董事长的思想碰撞并擦出火花。将规划中的武当山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建设成国际武术学院,不就是一种传承、研究、推广、交流、光大武当武术的极佳模式吗?国际武术学院这一利国利民的项目,取代了原来的国际武术交流中心的项目。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的选址工作尘埃落定,武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项目敲定,王董事长心中描绘的蓝图也将不日成为现实……

2010年4月15日,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奠基。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等省市领导出席了奠基仪式。规划中的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项目是武当山旅游在“太极学院化、武术学术化”领域的一个新探索。学院专业设置以武当武术相关专业为核心,重点以武当武术文化特色专业为主,规划设置有:体育系,下设专业竞技体育(武术方向)、体育保健(瑜伽方向);中医系,下设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应用心理系,下设专业心理咨询;交通与旅游服务系,下设专业空中乘务、旅游管理;另设培训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全方位普及和推广武当武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院预计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招生,计划招生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0人,高职高专学生约1000人,中职生700人。在校学生达到3000人后,启动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二期工程。
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作为武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2011年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其建成后不仅对推动十堰及武当山教育、体育的实质性发展,还是对系统优质地培养各类武术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武术学院的落成,也将对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包括武当武术在内的武当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文化遗产武当武术本已是武当山、十堰市乃至湖北省对外宣传的一个著名品牌,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的建成,将会成为“太极学院化、武术学术化”的一个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成为武当山的又一张新名片。
今天,走进武当山山门,赫然可以看到山门左边正在建设的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建设工地。目前,国际武术学院一期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学院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都在如期推进,等到明年此时,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将张开怀抱,迎接来自海内外的首批莘莘学子。那时,朗朗书声,飘飘武姿,武当山山门又将是一种何样的景象?
武术学院化,太极学术化,武当武术又将达到一个何样的高度与地位?北崇南尊,论剑武当,谁家又主当今武林沉浮?
我们翘首以盼……
|